DB5305∕T 173-2024 山地蚕豆抗旱防冻栽培技术规程(保山市)

ID

AF17319FD3464853B352CB1EBA50E6FC

文件大小(MB)

0.27

页数:

10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CCS B 22 DB5305,保山市地方标准,DB 5305/T 173—2024,山地蚕豆抗旱防冻栽培技术规程,2024 - 09 - 10 发布2024 - 12 - 10 实施,保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5/T 173—2024,I,前 言,本文件按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保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隆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隆阳区辛街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保山市植保植检站、隆阳区丙麻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光学、牛文武、杜新雄、朱润云、蒋丽、王江南、田文伟、王茂恒、张玉仙、,鲁凤书、朱富仙、张朝雪、段晓民、谢艳芬、段宏伍,DB5305/T 173—2024,1,山地蚕豆抗旱防冻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山地蚕豆抗旱防冻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抗旱防冻、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地蚕豆抗旱防冻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2部分:豆类,GB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DB5305/T 90.2 保山市优质透心绿蚕豆生产技术第2部分:保山透心绿蚕豆栽培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免耕栽培,减少耕犁面积、耕作次数,简化施肥方法,节省劳力,降低成本的栽培措施,4 产地环境,4.1 环境质量,土壤肥沃、疏松,pH值5.0~7.0。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的规定,4.2 种植区域,海拔1 450 m~1 950 m,坡度小于25o的山地,生长期内9月至来年4月降雨量160 mm~250 mm,霜,期少于50 d,开花期夜间温度不低于-2℃,5 播前准备,5.1 整地理墒,DB5305/T 173—2024,2,5.1.1 套种模式,烤烟采收至上部叶片或玉米乳熟期时,沿垄子浅锄松土、清除杂草,抢抓节令,利用秋季土壤充足,水分抗旱保全苗夺高产栽培,5.1.2 覆膜栽培模式,选择商品有机肥或充分腐熟的农家粪肥作基肥,整地前每667 ㎡用商品有机肥400 kg~500 kg或腐,熟农家肥1 000 kg~1 200 kg均匀撒施于土表,翻入耕作层。按1.2 m开墒,沟宽0.5 m、深0.2 m、垄,宽0.7 m起垄后用地膜覆盖栽培,5.1.3 地膜复用免耕栽培模式,播种前10 d~15 d,清除前作残留秸秆和田间杂草,利用前作地膜,一膜二作免耕直播栽培,5.2 种子准备,5.2.1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登记的保绿豆1号、保蚕豆5号、保蚕豆6号、云豆早11、凤豆13号等优良品种(保山,市蚕豆主要种植品种祥见附录A),5.2.2 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2的规定,5.2.3 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 d~2 d。未包衣的种子,播前1 h~2 h每10 kg种子用钼酸铵10 g、福福锌50 g拌,种,晾干待播。包衣种应符合GB 15671的规定,6 播种,6.1 适时早播,宜在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播种,6.2 播种方法,6.2.1 播种量,每667 ㎡准备种子10.0 kg~15.0 kg,保持基本苗0.8~1.2万株,6.2.2 套种模式,6.2.2.1 烤烟套种:烟叶采摘结束前25 d~30 d,在烤烟墒面上按3 行(行距15 cm)或4 行(行距,12 cm)穴播,穴距25 cm~35 cm,穴深5 cm~6 cm,每穴播种1~2 粒,6.2.2.2 玉米套种:玉米收获完成前20 d~25 d,根据玉米播种规格,等行种植的采用2 行套种,宽,窄行种植的采用4 行套种。播种时在玉米行间一侧或两侧,距玉米植株约15 cm 处开2 行或4 行浅沟,沟深8 cm~10 cm,穴距20 cm~25 cm,每穴播种1~2 粒,播后浅覆土,6.2.3 覆膜栽培或地膜复用免耕栽培,DB5305/T 173—2024,3,用木桩或播种器在墒面两侧打孔破膜穴播,穴距15 cm~20 cm,平均行距60 cm,每穴播种1~2粒,穴深5 cm~7 cm,播后浅覆土,7 田间管理,7.1 补苗定苗,7.1.1 播种后15 d 左右,及时进行间苗、定苗,若出现缼塘断垄的,及时用钼酸铵液浸种补种,7.1.2 地膜覆盖的地块,出苗后,发现未从播种穴出苗偏移顶膜的豆苗,应于上午立即撕膜引苗以防,烧苗,7.2 中耕除草,按照DB 5305/T 90.2的规定执行,7.3 施肥,7.3.1 种肥,在增施农家肥作基肥的基础上,每667 ㎡用普通过磷酸钙30 kg、硫酸钾8 kg、硼砂2 kg,或复合,肥(15-15-15)20 kg、硼砂2 kg拌匀塘施作底肥,注意肥料与种子隔开,施后用细土盖种。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7.3.2 苗肥,当蚕豆长到4~5 苔复叶时,每667 ㎡用尿素5 kg、普通过磷酸钙10 kg、硫酸钾肥5 kg混合均匀后,兑水浇施,7.3.3 花荚肥,进入初花期,每667 ㎡用磷酸二氢钾150 g、硫酸锌50 g、0.01……

……